如想知道更多健康新資訊 請按此
肥胖=身體體質×不良習慣,這7個壞習慣你一定要改掉!
如果一個人具有肥胖體質,那麼他就具有了肥胖的基礎;如果有一些與肥胖相關的不良習慣,那麼他就具有了肥胖的誘因。如果二者都有,那麼就極有可能形成肥胖。用公式來表示就是:肥胖=身體體質×不良習慣。
減肥期間需要糾正一些不良習慣,包括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有許多習慣並不能那麼容易看到,這些習以為常的習慣只有認識才能糾正,只有糾正才能形成好習慣,肥胖問題才有可能解決。比如這些不良習慣你都改掉了嗎?
01
怕剩飯浪費
▽
為了不浪費食物或減少剩飯菜進入擁擠的冰箱。將餐飯桌上吃不了的食物勉為其難地吃掉,殊不知,多餘的飯菜正在排隊等待消化和吸收,脂肪也在悄悄地吸收與合成。每天多吃一點點,按90千卡計算(半碗米飯,或乒乓球大小的肉或1湯匙油脂),一年365天,就是30000多千卡,將近5kg脂肪增長在你的身上。
02
宵夜或零食不斷
▽
夜宵和零食就像業餘收入似的,如果你常常在正餐之外“加班”,那你的脂肪收入就不可避免的增多。吃夜宵的慾望並非都是飢腸轆轆的結果,往往是比較無聊或者過於辛苦希望犒勞自己一下,也有被朋友同事拖去“被夜宵”的情況。
正常的三餐不會出現夜間飢餓的現象,或者有時候只不過是渴了,而大腦往往分不清“飢”“渴”,這是喝點水也許就能解決。
03
吃到飽為止
▽
人往往吃飽了才滿足,只可惜這飽脹感經常姍姍來遲。人體開始吃東西以後,胃內逐漸充盈,胃壁的張力感受器興奮,並能把胃充盈的信息以感覺神經衝動的形式傳遞給下丘腦的食物中樞,並通過食物中樞傳遞給大腦皮層。大腦感受到胃內充盈後,又會發出運動神經衝動指令停止進食。
但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飽食中樞需在進食後20分鐘左右,大腦的飽食中樞才會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如果吃到飽才停止,說明已經超出你的實際需要了。肥胖者自幼形成的飽腹習慣,使下丘腦飽感中樞反應遲緩,每餐都要吃到飽,日久必然形成肥胖。
04
吃飯過快
▽
吃飯快除了節約時間和安慰飢餓外,並沒有什麼益處。飲食太快影響吸收,食物消化有個完整的鏈條,首先要經過口腔牙齒咀嚼,將食物切碎,通過唾液攪拌後再到胃裡面,胃裡的酶,酸等物質再把食物初步消化,這樣才利於吸收。
如果進食過快沒有充分咀嚼, 直接進到胃裡將會增加胃的負擔。進食速度過快者,在飽腹中樞尚未興奮時進食量已超過人體生長與消耗所需能量。
咀嚼運動本身也使飽腹感增加。每口食物應咀嚼30次。吃飯過快的人,來不及多次咀嚼就囫圇吞下。研究表明,一餐需20-30分鐘,能有效限制進食量。
05
經常不吃早餐
▽
不吃早餐,午餐又因為中午工作的原因比較簡單,所以到了晚上的時候往往是飢腸轆轆的,導致晚上飲食過量。不吃早餐或早餐不合理易導致低血糖、精神疲倦,代謝下降不吃早餐,膽汁濃縮膽固醇積累在膽囊中形成膽結石。因早晨胃是空的,體內會形成更多的日型血栓蛋白,能導致血栓形成,誘發心肌梗塞。
06
晚餐最豐盛,吃的也最多
▽
午飯大多數人在學習或工作的地點附近吃,通常會選擇食堂、餐廳或者外賣,而這些飯菜往往不合口味,於是很多人吃的很少,想到晚上回家把中午沒有補充的營養全部補上,這是不正確的。
合理的三餐分配應該是:早餐,午餐和晚餐各佔能量的30%,40%,30%。晚餐吃的過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造成胃炎,胃潰瘍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尤其本來就有這方面疾病的人),結石等疾病,並會影響睡眠,造成失眠和神經衰弱等。晚餐吃得過飽,也會促進胰島素大量分泌,活動少,熱能消耗很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漸使人發胖。
07
吃東西來緩解壓力或者情緒
▽
很多肥胖者遇到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就很可能產生大吃大喝一頓或不斷吃零食緩解心理壓力的想法。飲食緩解情緒導致攝入過多,情緒會引起內分泌紊亂,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
食物是用來為身體提供能量、維持生命新陳代謝的,雖然食物能夠帶來快樂,但快樂不是飲食的主要目的。如今對食物的追求已經是本末倒置,只圖一時的口福,無視機體的正常需要,多憑情緒和慾望選擇食物和進食時間。
三餐應該規律,定時定量。如果到了吃飯的時間,而不吃飯,那麼由於條件反射,胃酸會在正常就餐時間分泌。胃中沒有食物,胃酸會直接消化胃黏膜,長期則會導致胃炎。長期不定時吃飯,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包括胃病,肥胖等。
不良飲食習慣不僅影響減肥,而且會帶來疾病。杜絕飲食的壞習慣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END~
如想知道更多營養資訊 請按此
溫馨提醒:
想變瘦的朋友們,
可以尋找專業的人士諮詢了解穴位埋線減肥法,
而我們就是你最佳的選擇。
想隨便食,輕松瘦嗎?
想知道多D無得輸飲食法嗎?
想解決以上所有問題嗎?
想了解ADX Basic課程:http://www.adxlife.com/course/course-adx
請聯絡我們:http://www.ADXLIFE.COM
或上Facebook :ADX Life Center留言
如想知道更多健康新資訊 請按此